Friday 10 August 2012

教师的职业道德


一直以来,教师就被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顾名思义,教师就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让受教育者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思想觉悟,因此来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塑造他们的美好心灵。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知识功底,更要具备非常好的职业道德。正如革命前辈徐特立先生说的那样:“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后一代成为有健全思想品质的人。”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该说从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来看,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准还是较高的,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事业心不强,敬业奉献精神不够。主要表现在懒于看书学习,工作得过且过,不认真遵守劳动纪律等,这是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作为教师本来是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培育,为祖国造就出一大批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专门人才。但是,由于这样的教师的存在,无法更好地贯彻我们的教育方针。
第二,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主要表现在不接受新事物,不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设备,只是一味地用老一套的观念和方法来教育学生,有的甚至用一本教案教一辈子,这样的直接后果是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培养出的学生也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可以说这个问题也是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核心问题。
第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有一定程度的泛起。主要表现在教师的角色意识淡化,道德理想迷失,教育过程的功利行为强化,下海、跳槽、第二职业影响部分教师的思想。这也是在社会转型期师德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第四,个别教师存在损害教师队伍整体形象的不良行为。这些不良行为主要有利用节日向学生索要礼品,利用学生搞创收,把学生当成赚钱工具,不注意生活小节、说话随意不检点,经常拖课、误课等。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教师在一些人心目中的形象。另外,信念不坚定、集体主义意识差、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体罚学生等现象也时有发生,但与前面几个问题相比分量要轻得多。
那么,作为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道德呢?
首先,教师必须树立忠于职守、献身教育的信念。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决不能为金钱所动,为名利所惑,为地位所诱。忠于职守是一切职业首先的共同要求,甘于献身又是教师的崇高职业道德境界。教师只有忠心耿耿地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才能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安心工作,懈怠或玩忽职守,就不会把教育下一代这项神圣工作做好,从而损害教育事业的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利益。
第二,教师必须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热爱学生,是教师在一种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对学生发自内心的诚挚的亲密感情,它也是一种社会的感情,教师只有把这种感情带到工作之中,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但是热爱学生并不是对学生溺爱、迁就和放纵,而是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热爱与严格要求是并行不悖的,“严师出高徒”正是这个道理。
第三,教师必须钻研业务,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高为师。教师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从事本岗位工作的知识、技能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如今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知识更新也非常迅速,教师必须不断钻研、勤奋学习,才能接受新思想,获得新知识,才能将最新、最准确的信息传授给学生。身正为范。在学生眼中,教师就是榜样,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熏陶和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会成为学生的楷模。
第四,教师还必须互相学习、团结协作。虽然说教师的工作更多地表现为个人劳动,但是又是一种集体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之间要互相团结,彼此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师的集体力量。这意味着一个伟大的正在进行,离开集体也是微不足道、无所作为的。每个教师在教学上都有自己的经验和优势,教师之间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第一,强化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发挥表率作用。这是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领导干部是师德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同时也是起示范作用的实践者。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能否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校风,关系到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议。领导干部道德素质高,才能有威信,有凝聚力和感召力,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提高。领导干部发挥表率作用一是严格要求自己,带头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二是严格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方针政策,转变教育观念,不因为眼前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放纵教师中任何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二,制定职业道德规范,约束师德行为。制定适合教师职业特点的道德规范,可以保证教师履行教师职业道德有章可循。在制定规范时,应当注意既要符合教师职业活动发展的规律,还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规范中还应包括明确的奖惩措施,对教师好的行为要给予各种形式的奖励,对不好的行为也要给予一定的惩罚,这样不仅会激励素质高的教师做得更好,同时又会对不具有自律精神的教师形成一种有力的外在约束。在道德教育进行思想引导的前提下,要使广大教师都遵守道德准则、道德规范,还必须建立必要的道德制度建设,强化他律,以促进教师形成良好的文明的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怀,进而有效地提高教育领域总体的道德水平。
第三,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当人民教师的荣誉感。利用一切舆论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发展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所处的战略地位,使之家喻户晓。同时树立优秀教师典型,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提高教师在百姓心中的地位。通过宣传,使整个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使教师体会到自己从事的事业无尚光荣,同时又充分认识教育工作岗位所处的地位,从而自觉地履行一个教师应尽的义务。
第四,采取措施加强社会监督,优化道德实践。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经济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各种教育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改善,但师德建设的直接推动力却是教师的道德实践,而道德实践的深化需要道德监督的保证。教师的道德实践活动要真正达到提高教师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准的目的,必须加强社会对教师的道德监督,只有这样才可促使教师的道德实践形成良性运转机制,确保教育工作者实践道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总之,新的历史时期我国要实现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必须拥有一支业务知识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队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职业道德支持和维系变得越来越重要。只要我们各级教育管理者用创新的思维对广大教师进行正确的职业道德教育,就一定会建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全面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